财联社 2 月 28 日讯(记者 张屹鹏)"要将企业高质量上市作为公司首要任务。"奇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今年初提出的这一目标,终于行将落地。
2 月 28 日,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 IPO 申请,中金、华泰及广发为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2022、2023 年及 2024 年 1-9 月,公司营收分别为 926.18 亿、1632.05 亿、1821.54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 58.06 亿、104.44 亿、113.12 亿元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则分别为 126.86 亿、350.48 亿、419.38 亿元人民币。
支撑奇瑞持续盈利的,是其较为稳定的单车毛利率。招股书显示,奇瑞汽车 2022、2023 年及 2024 年 1-9 月单车毛利率分别为 13%、15.9% 和 14.7%,对应的单车毛利分别为 1.0751 万、2.4111 万和 2.4372 万元。作为对比,长城汽车 2024 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 20.76%,扣非后净利 83.73 亿元,两家公司均呈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较高的单车利润,部分来源于奇瑞汽车海外市场的规模及高溢价。"于往绩记录期间,我们总收入中有很大部分来自海外市场。2022 年、2023 年及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我们从海外市场获得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 33.065 百万元、 人民币 79,481 百万元及人民币 80,148 百万元,分别占我们同期总收入的 35.7%、48.7% 及 44.0%。"奇瑞在招股书中称,自 2022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单车平均售价增长率达 20.6%。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1 月,奇瑞业务已覆盖全球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汽车用户 1572 万,其中海外用户 450 万。
从产品体系看,目前奇瑞汽车在国内市场布局五大品牌,分别为奇瑞、星途、捷途、iCAR 及智界。其中,奇瑞品牌 2024 年全年销量 1,611,374 辆,同比增长 31.1%,首次突破 160 万大关;星途品牌全年销量 140,959 辆,同比增长 12.3%;作为鸿蒙智行"四界"之一,承载奇瑞品牌向上重任、被视为集团内部第一优先战略项目的智界表现先抑后扬,2024 年累计交付 57,956 辆。
合计销量占奇瑞汽车 2024 年总销量超八成的奇瑞及捷途品牌的单价提升,亦为奇瑞保持持续盈利的主要原因。招股书表明,自 2022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奇瑞及捷途两大品牌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率分别为 32.8% 及 36.4%。
"作为国内汽车市场唯一一家尚未上市的整车制造企业集团,奇瑞近些年稳定的财务表现是其 IPO 的最大‘底气’。"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来看,奇瑞汽车 IPO 的时机已到。
奇瑞汽车的首次上市传闻可追溯到 20 年前。2004 年,安徽省政府便曾推动过奇瑞上市,集团内部也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但上市计划最终在年底搁浅。在随后的 2007 年、2008 年、2012 年及 2016 年间,奇瑞又多次传出公司或关联资本方重启上市计划,但最终因各种因素未能如愿。
2023 年,尹同跃曾在公开表示,为拓宽融资渠道,希望奇瑞在 2025 年之前完成 IPO 计划,以此促成公司新一轮转型。在此前后,奇瑞汽车曾对股权架构及业务范围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并引入立讯精密等外部投资者。
招股书显示,奇瑞汽车于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1 月向奇瑞控股收购若干业务和股权,包括捷途相关的资产及业务、奇瑞科技 51% 的股权,埃科泰克 51% 的股权,以及瑞鲸(安徽)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招股书同时披露,为满足奇瑞控股股东的业务需求及提升做决策效率,其进行重组以使奇瑞控股不再为公司的股东,故奇瑞控股当时持有的所有股份(相当于公司的 42.32% 股权),将按比例基准分配至奇瑞控股股东(下沉)。下沉已于 2025 年 1 月 20 日完成。下沉完成后,目前奇瑞汽车前五大股东分别为持股 21.17% 的芜湖投资控股、持股 18.25% 的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16.83% 的立讯、9.97% 的安徽信用担保及持股 5.2% 的安徽投资控股。
此次启动港股 IPO,奇瑞汽车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提升生产设施以及用于营运资金补充。